揭秘全网刷屏的人形机器人NEO,背后是比特斯拉还猛的AI公司
2025-07-11 06:10:34 - 主播瓜谈
人类一样的揭秘外型,能动能跳还能干家务,全网器人机器智能界怎么背着我们偷偷搞科研啊?刷屏
科技公司1X最近推出了一款人形机器人NEO Beta,超静音,形机号称是后比专为人类家庭设计打造的全能机器人。
根据1X放出来的拉还影片,雷峰网发现,公司NEO能做的揭秘事还真不少,拎包、全网器人拿饮料、刷屏洗衣服、形机分拣货物通通不在话下。后比
而且不需要特定的命令话语,只要直接对NEO说出命令,它就能跟着执行。
NEO甚至还能和你互动玩剪刀石头布。
这样看下来NEO和人类好像也没啥区别,吃瓜网友纷纷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网友说这肯定是有人穿着套装演出来。
也有人跟着附和表示不信,这就是一个穿着变形服的人,我们工艺还没到这个程度呢。如果不是真的人类不然哪有这么流畅的动作?
还有网友跟着开玩笑,没错,我就是那个穿机器人套装的人。
当然,也有很多业内人士表示祝贺。
Jim Fan特地在1X创始人Eric Jang的推特底下发了条评论,恭喜他们做出了这么出色的成果。
帮1X拍影片的摄影师也说话了,不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而且这个机器人真的巨安静,拍摄的时候一点噪音都没有。
家庭新成员
根据1X官网发布的信息,他们把NEO定位成专为家庭设计的家用通用机器人,要能照顾好家庭成员和他们的生活,既要包揽家务,也要贴心问候,就像真正的人类一样。
你还真别说,穿上衣服的NEO看着和人真没什么区别。
为了这个目标,1X特地给NEO设计了类似肌肉的结构和触感柔软的外型,身高为5.41英尺(约1.65米),重量控制在30公斤,让NEO能够保障地像人类一样在家里四处行走。并且NEO在保证超轻重量的同时还拥有20公斤的携带重物能力,能够举起70公斤的重量,完全可以放心让它去做各种重活。
NEO的行走速度其实比影片里快得多,平常的行走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2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一个普通人的奔跑速度一般是每小时5-7公里,NEO的速度几乎可以媲美专业马拉松选手了。
最关键的是,借助具身机器智能,NEO能够通过通过“感官”和身体的结合,同时理解自然语言和物理空间,在提供支持的过程中一边自主学习,用得越久就越聪明。
有一点可惜的是,轻量化设计的NEO运行时间只能维持在2-4小时之间。不过NEO的功能都这么强大了,只是多充几次电而已,还要什么自行车?
OpenAI看中的1X
在发布NEO之前,作为科技公司的1X在机器智能界看似默默无闻,实际上大有来头。
成立于2014年的1X,在2022年和OpenAI达成合作,引入了语言模型和具身学习模型。2023年3月,1X在OpenAI领投的A2轮融资中筹得2350万美元,OpenAI也顺势成为了1X的大股东。今年1月,1X启动了B轮融资,总计拿到了1亿美元。
1X之前发布的EVE轮式机器人,是为工作环境设计的,主要用于工业、物流、零售和保障领域。现在EVE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地区投入使用了,承担巡逻、搬运、导航等各类工作。
顺带提一句,雷峰网注意到,EVE对标的是马斯克的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还在去年5月的一场人形机器人比赛中击败了Optimus。
Eric Jang
NEO的推出离不开1X的灵魂人物Eric Jang。
Eric Jang从2016年在布朗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加入了Google,作为高级研究专家研究机器人工艺,致力于把丰富的信息 + 简单的学习运算规则 + 强大的计算资源的原则应用到机器人领域。
2022年,Eric Jang离开Google加入1X,担任副总裁,立下了制造出能以指数级增长的机器的职业目标。
当时,Eric Jang认为1X拥有比其他任何公司都领先5年的人形机器人工艺,即使是特斯拉也仍在开发中,而1X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诞生了,并且在2018年就发布了EVE机器人。
加入1X后,Eric Jang主要负责训练模型来解决移动操作中的问题,同时也在具身机器智能领域为公司制定AGI增长路线图。
NEO主打的静音保障,都离不开Eric Jang的研究设计。Eric Jang最近就发了一篇博文解释其中的关键。
Eric Jang首先做了一个单电机碰撞模拟,假设一个轮子在一直旋转,有一个杠杆臂从轮子上伸出,轮子在碰撞木块后停止旋转。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动能以运动的形式守恒,但其余动能则以热量、声音和内部材料变形的形式耗散。很多机器人移动时发出的噪音就是传动效率低下导致的能量浪费造成的。
随后,Eric Jang又设计了带有两个轮子的涉及变速箱的碰撞模拟。右边的轮子保持旋转并和木块相撞,左边的轮子则以更快的速度旋转,通过齿轮机构驱动右边的轮子。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这种情况下碰撞时需耗散大量动能,不止是木块,连同齿轮本身也可能被碰撞摧毁。
很多工厂里的机器人就因为依赖于这样僵硬、高度齿轮化的驱动系统存在很大的保障隐患,所以必须被关在保障笼内,在接触任何东西之前都需要减速到爬行速度。
1X使用的是轻质高扭矩的低转速电机,这样就能避开工业机器人刚性、不能反向驱动的齿轮系统带来的高危险和高能耗,最大限度地提高驱动系统的物理保障性。
Eric Jang还对用影片训练机器人提出了新的见解。考虑到机器人内部的各种部件和执行动作时施加力的不同,他给出了一些建议:
使用NEO这样顺从和敏捷的机器人
降低影片速度,但仅适用于静态操作任务
分离运动规划与动态规划,运动规划用于目标位置匹配,而动态规划用于接触力匹配
有Eric Jang的工艺和理论支持,再结合之前EVE多年的现实世界经验,NEO在人形机器人领的霸主地位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了。雷峰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 END -
盼盼×Hello Kitty限定包装登录永辉717好吃节,“萌趣”零食成为社交货币

来源标题:盼盼×Hello Kitty限定包装登录永辉717好吃节,“萌趣”零食成为社交货币2025年7月,盼盼食品携全新「盼盼×HelloKitty」联名限定包装惊艳亮相永辉超市2025
大模型热度退潮,真正的技术创新者开始被「看见」

“过去两年中国的大模型投资并不是投技术,而是套着投技术的壳投商业模式。硅谷的投资人投 OpenAI 是投技术。”一位投资人对 AI 科技评论表示。商业模式驱动的投资核心是可预见的数字增长,而技术投资则
骏乐影视启动“赤兔计划2025”:亿级资金+生态赋能破解短剧产能困局

来源标题:骏乐影视启动“赤兔计划2025”:亿级资金+生态赋能破解短剧产能困局在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用户增速超30%的背景下,“量产化”与“精品化”
阿里AI旗舰应用夸克发布全新“AI相机” 提升AI超级框多模态能力

4月27日,夸克AI超级框发布全新AI相机,上新“拍照问夸克”功能。基于视觉理解与思考推理的强大模型能力,夸克AI超级框从视觉出发创新下一代搜索体验,进一步理解和回答物理世界中的各类问题。作为阿里巴巴
媒体评:宿管大爷去世与高温环境关联需查清

来源:津云新闻[媒体评:宿管大爷去世与高温环境关联需查清]这两天,青岛大学一位宿管大爷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该校通报称,初步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看,宿管大爷的死因是否一定导向高温,
大麦“好戏连台”川渝方言喜剧专场开启川渝10余城巡演 票价低至59元

来源标题:大麦“好戏连台”川渝方言喜剧专场开启川渝10余城巡演 票价低至59元这个夏天,川渝地区的百姓只需花一顿饭的钱,就能在家门口看上一场原汁原味的川渝方言喜剧演出。7月5日起,由大麦“
Bonree ONE 2025春季版全球发布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企业业务系统愈加复杂,日志、指标、链路、事件等海量数据如同迷雾,遮蔽故障根因,拖慢业务响应。可观测性技术正从“看得见”向着“智能预判、自主决策”层级演进,已成为保障数据
4K镜头聚焦文物传奇,《博物馆之城》第三季圆满收官

来源标题:4K镜头聚焦文物传奇,《博物馆之城》第三季圆满收官“细节是开启文明的钥匙。”7月4日,大型文博探秘类文化节目《博物馆之城》第三季圆满收官。这部由北京卫视周末季播团队精
以技术为引 以创意为核 上影节用新拥抱电影

来源标题:以技术为引 以创意为核 上影节用新拥抱电影“AIGC单元”入围作品《风吹过那拉提》电影百年,创制焕新。近些年,技术的快速发展、全面迭代,不仅提高了电影的制作质量,创新
深谋科技独树一帜,发布高精度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弹起」,满足多领域高动态力控需求

北京深谋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一款业界罕见的高精度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名曰 “弹起” ,特别适配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医疗、工业自动化等对环境高动态交互和多维力控制要求极高的场景。该产品具
重温!中国动画电影经典之作

来源标题:重温!中国动画电影经典之作综合频道CCTV-1)动画电影展播将在暑期《第一动画乐园》集中推出中国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它们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和对未来的梦想,也鼓舞着几代人在成长中砥砺前行。
Anthropic AI 最新研究成果发布:揭示大模型中的注意力回路

语言模型怎么“知道”乔丹是篮球运动员的?近日,Anthropic通过构建归因图呈现了语言模型处理这一问题时的底层机制。由下图可以看到,对于"Fact: Michael Jordan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