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3 14:35:21 作者:cpjns 点击:41 【 字体:大中小 】
2024年5月24-26日,共襄共话中国图象图形大会(CCIG 2024)在西安隆重召开。学术西安本次大会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盛宴空军军医大学、产业西安交通大学、发展西北工业大学承办,中国苏州大学偷拍最新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图象图形陕西省图象图形学学会、圆满南京理工大学协办,落幕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共襄共话来自图像图形领域学术界、学术西安产业界同仁3000余人齐聚一堂,盛宴纵论图像图形学科前沿,产业把脉产业发展方向,发展促进产学研各方协同发展。中国
开幕式现场
马惠敏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名誉理事长、重庆学院内幕体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孙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于起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言荣,空军军医大学校长、少将张思兵,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李豫琦,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张艳宁,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员王大轶,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虞晶怡等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组织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马惠敏主持。
孙科副主席致辞
孙科在致辞中表示,西安全力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的合作,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在陕西聚集,共同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王耀南院士致辞
王耀南在致辞中指出,图像图形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赋能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关键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次大会聚焦视觉大模型、机器视觉、医学影像等热门领域,宏观论述技术趋势,开展高端学术研讨。希望与会者充分碰撞学术思想、探讨学科前沿,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与产业融合,为促进图像图形领域发展,打造新时代高质量科技创新策源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徐宗本院士致辞
徐宗本在致辞中表示,图像图形既是开展人工智能工作的起源部分,也是最能考验和反映人工智能发展最前沿的部分,更是赋能最重要的工具。当前,全球重大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快速突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科技工作者应当以此契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张艳宁教授致辞
张艳宁表示,图像图形技术得到了全方位飞跃式的发展,相关技术已在交通、医疗、军事、安防、社会治理等事关国家安全和百姓民生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大模型、群体智能等新质技术的不断涌现,更是对图像图形领域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她提到,西北工业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的合作,携手推进图像图形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共同描绘前沿技术与相关产业创新发展的未来蓝图。
卢虹冰教授介绍大会筹备情况
大会程序主席、空军军医大学卢虹冰教授从大会基本情况、筹备历程、大会亮点等方面介绍了大会筹备情况,本次大会设置34场论坛,参会人数达3000余人。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与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合作签约仪式
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与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合作签约仪式。学会理事长王耀南院士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李豫琦代表双方进行签约。学会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大会邀请了于起峰院士、郑海荣院士、焦李成教授、王大轶研究员、虞晶怡教授作主旨报告。
于起峰院士作主旨报告
于起峰院士作题为《极端条件光学测量技术》的报告,介绍了光学图像测量技术的基本情况、应用领域及目前存在的难题。主要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几年在空间在轨操作运动参数测量,大型结构柔性相机网络测量,飞行器视觉导航等方向上的重要研究进展。
郑海荣院士作主旨报告
郑海荣院士作题为《数据智能驱动高场磁共振成像》的报告,首先介绍了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目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随后分享了其团队近期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新进展,最后探讨了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焦李成教授作主旨报告
焦李成教授作题为《物理启发的深度表征学习与优化》的报告,介绍了物理启发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内涵和发展,重点讨论了目前现实物理世界现象、规律与原理,带领与会人员回顾了物理学启发的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进展,结合其团队在该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给出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王大轶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王大轶研究员作题为《航天器序列图像自主导航技术》的报告,针对资源严重受限的深空探测航天器,以观测能力的定量表征为理论创新突破口,以从序列图像中挖掘导航状态信息为关键技术突破口,提出了基于航天器可观测性理论的序列图像自主导航技术,为实现深空探测航天器安全可靠自主运行做出重要贡献。
虞晶怡教授作主旨报告
虞晶怡教授作题为《生成我们的数字未来》的报告,从历史上对什么是3D的演化着手,讨论了近期构建世界模型工作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他重点介绍了近期 3D 物体/环境生成、数字人生成、运动交互生成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讨论了对于 3D 的不同理解及由此衍生出的不同生成策略和适用方向。最后指出,3D生成有望为具身智能的发展,特别是世界模型的搭建,打下核心基础。
部分论坛现场照片
大会设置了25场学术论坛,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人、机器学习、类脑计算、空间信息感知、医学影像、遥感影像等热点领域,聚焦前沿技术,展示最新成果。同期举办了7场特色论坛,分别为图象图形战略研讨会、航天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论坛、女科学家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奖励论坛、年度学科发展报告和CSIG英文刊论坛。2场企业论坛,主题分别为“大模型时代的图象图形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和“芯有灵犀 智创未来”,聚焦前沿热点及趋势,交流领域发展新思路,深入呈现图像图形领域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的最新成果。
部分展览展示照片
大会同期还设置了200余项成果和海报展示,集中展示前沿核心技术及应用成果,促进图像图形学术、技术成果及产业交流合作。
5月26日,2024中国图象图形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大会期间专家学者和产业界同仁深入探讨图像图形学科最新进展,共话图像图形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趋势,共同开拓图像图形学科发展新局面。
伴随着CCIG 2024的落幕,让我们共同期待CCIG 2025,相约长沙,共襄盛举!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CNCC 落幕:国产大模型已经进化到能在横店给我们点咖啡
万兴科技正式布局AIGC赛道 首款AIGC产品万兴AI绘画开启公测
阿里版 Copilot 惊艳亮相,AI 领域正式进入下半场火拼
港科大褚晓文:医疗场景下的 AutoML ,模型参数量更小、分类准确率更高
对话晞德求索 CTO 林锦坤:数学 GPT 如何击破求解器「围墙」?
对话爱莫科技杨恒:15年数据仿真研发遇上大模型浪潮
王慧文的光年之外开张,四家大模型抢开发布会,新科技革命如火如荼
独家丨知名AI科学家叶杰平、薄列峰,加入阿里达摩院
中国首次!高文院士获得 IEEE 社会基础设施创新奖
何恺明 MIT 最新演讲:未来工作将聚焦 AI for science
雷峰网「GAIR 2023 GPT Pioneer 5」揭晓:GPT激流中的5位「领潮儿」
对话优刻得季昕华:竞争大模型不是有卡就能躺赢
拳打可灵,脚踢 Veo 3,谁是物理世界的「懂王」?
AIGC:我不是元宇宙的附庸品
DALL·E 3 推理能力炸裂提升,OpenAI 抢跑「ChatGPT 原生」
阿里云林伟:关于大模型时代 AI 工程建设的思考丨GAIR 2023
阿里云造「生态」,能让开发者实现「大模型创业自由」吗?
CCF YOCSEF 深圳成功举办深度技术论坛
《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冲击800场演出 这些爆款舞剧凭什么一路长红
2023年,英特尔的数字化使命,不只是 AI
探索 5 大 AI 语言学习工具,掌握新语言的未来丨AI情报局
老友眼中的于朦胧:读书时就有“男神范”,走红后也重情重义
“寒冬”还是“拂晓”?第四范式成功上市率先交卷
数据,真的是 AI 大模型市场化的「壁垒」吗?
加码AI生态 世纪华通加速建设“ALL IN AI”新框架
IJCAI 2023 奖项颁布,杨强获杰出服务奖
「深度学习+」时代,百度画出了这张 AI 工业大生产的蓝图
通用3D机器视觉平台是不是伪命题?
2024WAIC热议大模型助力产业新趋势,可信应用成焦点
将港中文建成中国计算机视觉黄埔军校的人
AI 大模型开源之困:垄断、围墙与算力之殇
超越:俞勇和他的天才少年团
MoE 高效训练的 A/B 面:与魔鬼做交易,用「显存」换「性能」
ChatGPT 加持,决策大模型距离 AGI 更进一步
前京东 AI 掌门人周伯文也入局 ChatGPT,衔远科技正在招募合伙人
于朦胧去世?那英两次婚姻被辜负?虞书欣女主没了?鹿晗排挤李晨?热剧女星恋爱脑当三?